自直播吧5月5日消息传来,亚冠精英联赛在首个赛季落下帷幕后,其表现引起了《足球报》的关注和点评。该报认为,这次赛事在“产品传播”方面是一次失败。
亚足联曾以欧冠为蓝本,全力打造亚冠精英联赛,寄望其能提升亚洲俱乐部赛事的全球影响力和商业价值。他们从去年开始,对亚冠精英联赛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包括赛事品牌定位、视觉标识、传播策略以及商业运营等各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亚足联的目标是全面对标欧冠,进行亚冠精英联赛的“产品传播”和营销核心包装。
然而,遗憾的是,亚冠精英联赛的首个赛季结束后,其传播和营销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原本,亚冠精英联赛应像其他大洲的冠军联赛一样,具有鲜明的洲际个性和足球文化风格。但事实上,它却变成了沙特足球豪门的资本足球嘉年华。在四强队伍中,若非有川崎前锋的坚韧表现,人们或许会质疑这个决赛阶段是否只是一场“欧洲过气明星队”的亚洲巡回赛。
这个本应代表全亚洲的赛事“产品”,在传播和营销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没有一个大洲的联赛会愿意被更高级别的赛事全方位覆盖。然而现在的亚洲精英联赛,更像是欧冠联赛在亚洲的临时“低配版”。甚至连代表亚洲俱乐部足球最高荣誉的奖杯都缺乏鲜明的亚洲文化元素,这无疑是一种文化上的缺失。
尽管亚足联试图在赛制上与欧冠保持一致,采用瑞士轮赛制,这在全球洲际大赛中仅此两家。但由于亚洲地域辽阔,球队无法像欧冠那样实施更为彻底的瑞士轮赛制。因此,东西亚的分区使得抽签阶段就大大降低了联赛的吸引力。
尽管亚足联努力将比赛时间与欧冠错开,以避免在传播和营销方面被欧冠所“淹没”,但赛程设置仍然基本模仿欧冠,仅在东西亚大区有所区分。亚冠精英联赛的比赛日集中在短短几天内,当欧冠比赛日来临时,虽然会尽量安排时差较大的东亚大区比赛,但西亚大区的比赛还是难免与欧冠撞期。甚至八强决赛阶段,亚冠半决赛也与欧冠半决赛撞期,这对任何新晋的洲际冠军联赛来说,都是一种难以理解的产品传播失败。
与历史悠久、影响力巨大的南美解放者杯不同,新版亚冠精英联赛在继承亚洲足球文化传统和树立亚洲赛事个性风格方面几乎没有真正的突破。如果有的话,那也只是向西亚倾斜的一面倒趋势,而并非兼顾整个亚洲文化元素的多样性。
整个亚冠精英联赛从赛期、赛制、外援到赛事“产品”标识等为代表的设计、传播和营销,都更像是沙特足球以欧洲为模板的“低仿”版。这种全盘照搬欧洲赛事的做法,使得亚洲赛事失去了自身的赛事文化独立性和辨识度。
亚洲足球近年来的发展过度依赖于西亚甚至沙特,这对整个亚洲足球的均衡发展并非好事。沙特足球急于获得欧洲足球界的认可无可指摘,但他们不应该以亚洲冠军精英联赛这样的洲际赛事作为牺牲品。亚冠和亚洲杯作为亚洲足球的代表,需要找回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和身份认同,才能真正赢得尊重。否则,就像沙特联赛高层所言:虽然C罗这样的球星为沙特足球带来了全球关注度,但却没有让沙特足球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沙特联赛在赛事产品传播与营销方面的失败,与亚冠精英联赛有着相同的内在逻辑。
